close
主題:《在地文化、在地行動:如何與社區居民作夥伴》 演講
主講者:盧孳艷 教授
時間:2010年3月31日
地點:管理402A
內容
1.社會運動和社區總體營造的關係
→居民對於生活狀態的改變。如:921時的重大破壞道推動社區總體營造。使居民生活步調受影響。
2.外來者的角色?
參與式觀察→聽他人的觀點、同理心,了解對方的特殊地方(如廟、聚集處)。
→陌生而重要的學習(避免因地緣關係成為觀察障礙)需考量事件、生活、生命的參與。觀察自己的參與。
→找尋特定的人(如里長):點→特定人牽線:線→如入當地:面
3.常民vs.專家
經驗為最寶貴的知識,但有時當地有許多細節(影響因素)非專家單一的知識可以解決。如:瘋狂牧羊人的故事→核彈爆發專家認為背風坡可以牧羊,但有經驗的牧羊人認為順向坡才可牧羊,結果具有在地經驗的牧羊人是對的。
4.文化轉譯→以自己的語言說出對方興趣
5.常民知識是否應檢驗?
常民知識深化,常具有一定力量。應該透過討論讓不同的意見出聲,並且讓他們公開,因雙方知識的討論具有許多影響因素。
6.科學知識是否為唯一途徑?
因科學知識有許多不確定性,因此要運用許多方法來抵抗科學知識,如公民會議。
且常民知識自有一套邏輯支持其論點,因此科學知識非唯一途徑。
7.在研究在地文化時,難免會產生情感或依賴問題,但同時又要兼顧研究,如何避免過多期待?
→使雙方都有反省、學習成長為最重要的。因此,文化轉譯、雙向轉譯是很重要的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